4.22地球日读《生物圈的未来》
今早起床才想起,4月22日是地球日。一年前的今天,马来西亚实施行动管制令,全马人民被限制活动,居家抗疫。而少了人类活动的城市,空气变清新了,河水也恢复清澈,而动物可以不受威胁地自由活动,没有污染,没有噪音,世界安静唯有风声在狂嚣。
然而很快地,当人类开始恢复活动,地球与其他生物的喘息时间又被剥夺了,如些短暂。
趁着地球日,在此为大家读一段书吧。段落摘自2002年出版的《生物圈的未来》,时间有些久远的书,但观点如今更能被印证。
●〈养不起的未来〉
地球被逼到极限时,究竟能养得起多少人?精略估计并不难,但答案不是固定的,必须视三种情况而定:首先,地球需要支持多久;再来,资源分配要做到多平均;还有就是,大多数人希望达到的生活品质有多高。就拿食物来说,经济学家通常以它作为地球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的指标。目前世界谷物产量约为每年二十亿吨(这是2002年的数据,根据https://jz-wimgs.ssjz8.com/upload/2020/2021的数据显示,目前的世界谷物产量约27.65亿吨),而谷物正是大多数人主要的热量来源。理论上,这个数量足以喂饱一百亿东方印度人,他们的主食是谷物,而且依西方标准衡量,他们的肉类摄取量极低。然而同样的谷物却只能养得起二十五亿美国人,因为后者把大部分谷物都转成家畜和家禽。但是印度和其他开发中国家也想攀爬这条营养链,摄取更多肉类,却是问题重重。如果土壤侵蚀和地下水降低仍以现在的速度进展下去,等世界人口达到九十亿或一百亿时(希望这就是最高峰了),粮食短缺几乎是无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