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孤儿》:掌控规律,就是掌控宇宙(2)
就像弗洛·文奇的巨著《深渊下的火》中,区分“爬行界、飞跃界和超限界”的标准便是能否逾越光速。就像刘慈欣的小说《球状闪电》中,最核心的点子就是最本质的物理规律之一:波粒二象性。
和这些前辈们一样,刘洋也是一位特别喜欢在“自然规律”上做文章的作者。作为一位物理学博士和高校教师,他有着极为扎实的科学背景,这令他在《完美末日》《二维战争》《井中之宙》等科幻短篇中,恣意摆布时间、空间、维度等最为基础的物理条件,写出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在他最新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中,更是把这种国内科幻圈很少有人能写的专属神技“玩”到了极致。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次因为作者近乎于疯狂的想法而毛骨悚然,同时又畅快无比,就像尝到了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先是不由自主“嘶”一声,紧接着又迫不及待想要读到作者的解释。
书中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现在118页,主角等高中学生拿到的《新课纲化学教材》后,赫然发现这样一段话:“钠是浅色的金属,有较强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但硬度较低,常用于制造电缆和电容。”书中言之凿凿,说“金属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氮化反应。”更可怕的是,就连“水”的分子式都变成了“H2C”。
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钠是一种极为活泼的金属,在水中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日常生活绝不可能应用。而任何一个高中生都知道,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更关键的是,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并不是凭空而来,是由它们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决定的。
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电子排布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更是整个宇宙规律的重新书写。
顺着作者的笔墨往下走,我们还在高中生们学习的物理课上发现了更为震撼人心的物理规律变化:万有引力定律中作为分母的竟然是距离r,而不是r的一次方。教科书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最为信任的知识来源,居然连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宏观宇宙中无远弗届的本质规律也能被人篡改。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撩开面纱,见识另一“世界”里神秘的风景,相信很多热爱硬科幻的读者读到此处时,都会像我一样,有一种头皮炸起的感觉。
我上一次从科幻小说中获得这种无以言语的震撼,可能就要上溯至2011年,在《死神永生》中读到“歌者”和“二向箔”的时候。对于小说创作者来说,布设一个让人疑惑的谜团并不太难,但是要把它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还要讲得圆、讲得透,能用科学解释,就不太容易了。
和这些前辈们一样,刘洋也是一位特别喜欢在“自然规律”上做文章的作者。作为一位物理学博士和高校教师,他有着极为扎实的科学背景,这令他在《完美末日》《二维战争》《井中之宙》等科幻短篇中,恣意摆布时间、空间、维度等最为基础的物理条件,写出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在他最新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中,更是把这种国内科幻圈很少有人能写的专属神技“玩”到了极致。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次因为作者近乎于疯狂的想法而毛骨悚然,同时又畅快无比,就像尝到了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先是不由自主“嘶”一声,紧接着又迫不及待想要读到作者的解释。
书中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现在118页,主角等高中学生拿到的《新课纲化学教材》后,赫然发现这样一段话:“钠是浅色的金属,有较强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但硬度较低,常用于制造电缆和电容。”书中言之凿凿,说“金属钠可以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氮化反应。”更可怕的是,就连“水”的分子式都变成了“H2C”。
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钠是一种极为活泼的金属,在水中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日常生活绝不可能应用。而任何一个高中生都知道,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更关键的是,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并不是凭空而来,是由它们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决定的。
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电子排布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更是整个宇宙规律的重新书写。
顺着作者的笔墨往下走,我们还在高中生们学习的物理课上发现了更为震撼人心的物理规律变化:万有引力定律中作为分母的竟然是距离r,而不是r的一次方。教科书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最为信任的知识来源,居然连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宏观宇宙中无远弗届的本质规律也能被人篡改。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撩开面纱,见识另一“世界”里神秘的风景,相信很多热爱硬科幻的读者读到此处时,都会像我一样,有一种头皮炸起的感觉。
我上一次从科幻小说中获得这种无以言语的震撼,可能就要上溯至2011年,在《死神永生》中读到“歌者”和“二向箔”的时候。对于小说创作者来说,布设一个让人疑惑的谜团并不太难,但是要把它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还要讲得圆、讲得透,能用科学解释,就不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