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之前世——赤脚大仙·李白(10)
清逸尝有诗戏之云:休恨古人不见我,尤喜江东独有君。尽怪我戎从幼异,人疑太白是前生。云间鸾凤人间现,天上麒麟地上行。诗律暮年谁可敌,笔头谈笑扫千兵。
《苕溪渔隐丛话》引用的另一部诗话——《王直方诗话》(作者王直方,大约于公元1055~1105年之间在世),亦提及了《采石月赠功甫》的存在,并且首次提出了「李白后身」这一名词。
郭祥正,宇功父,自梅圣俞赠诗,有“采石月下闻谪仙”,以为李白后身,缘此有名。
《宋史》中关于郭祥正的记载,便是将《苕溪渔隐丛话》的内容与《旧唐书》李白的「梦长庚」、「谪仙人」相融合的产物。
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母梦李白而生。少有诗声,梅尧臣方擅名一时,见而叹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
虽然明朝有一位叫张纶言的人,以「轮回的思想起源于佛教,排佛的欧阳修不可能不因为此事用诗文与好友梅尧臣进行争辩」为由,在其作品《林泉随笔》中做出质疑,但是,他所忽视的是,欧阳修本来就有不少有关寺庙与僧人的诗文,与他有联系的僧人至少有十五个,他还尊称他们为「遗贤」(3),这说明欧阳修并不会见佛就反,因此,张纶言的质疑并不成立。
梅圣俞赠郭功甫《采石月》一首,言功甫是李白后身,生为郭氏子,以报子仪纳官贯死之恩。今按前后身之说,始于佛老,汉以前未有也。欧阳公平生不喜佛老,诗文中未尝不辩而斥之,圣俞与公交最久,而其言乃如此,何耶?
南宋时人吴曾的作品《能改斋漫录》(编刊于公元1154~1157年)引经据典对郭祥正的作诗水平进行贬斥,其中提及章衡(公元1025年~1099年)为郭祥正写过一首名为《答郭功甫书》的诗,虽然并没有列出原文,只说了大略的意思,里边提到认为郭祥正是李白后身的人,除了梅尧臣以外,还有郑毅夫、章表民(此二人皆出现于宋诗之中)。吴曾认为,章衡只是为了答谢郭祥正,不得不这么写,苏东坡与黄庭坚对郭祥正更是不以为然,《题功甫醉吟庵》便是用来回应《采石月赠功甫》的。
《苕溪渔隐丛话》引用的另一部诗话——《王直方诗话》(作者王直方,大约于公元1055~1105年之间在世),亦提及了《采石月赠功甫》的存在,并且首次提出了「李白后身」这一名词。
郭祥正,宇功父,自梅圣俞赠诗,有“采石月下闻谪仙”,以为李白后身,缘此有名。
《宋史》中关于郭祥正的记载,便是将《苕溪渔隐丛话》的内容与《旧唐书》李白的「梦长庚」、「谪仙人」相融合的产物。
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母梦李白而生。少有诗声,梅尧臣方擅名一时,见而叹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
虽然明朝有一位叫张纶言的人,以「轮回的思想起源于佛教,排佛的欧阳修不可能不因为此事用诗文与好友梅尧臣进行争辩」为由,在其作品《林泉随笔》中做出质疑,但是,他所忽视的是,欧阳修本来就有不少有关寺庙与僧人的诗文,与他有联系的僧人至少有十五个,他还尊称他们为「遗贤」(3),这说明欧阳修并不会见佛就反,因此,张纶言的质疑并不成立。
梅圣俞赠郭功甫《采石月》一首,言功甫是李白后身,生为郭氏子,以报子仪纳官贯死之恩。今按前后身之说,始于佛老,汉以前未有也。欧阳公平生不喜佛老,诗文中未尝不辩而斥之,圣俞与公交最久,而其言乃如此,何耶?
南宋时人吴曾的作品《能改斋漫录》(编刊于公元1154~1157年)引经据典对郭祥正的作诗水平进行贬斥,其中提及章衡(公元1025年~1099年)为郭祥正写过一首名为《答郭功甫书》的诗,虽然并没有列出原文,只说了大略的意思,里边提到认为郭祥正是李白后身的人,除了梅尧臣以外,还有郑毅夫、章表民(此二人皆出现于宋诗之中)。吴曾认为,章衡只是为了答谢郭祥正,不得不这么写,苏东坡与黄庭坚对郭祥正更是不以为然,《题功甫醉吟庵》便是用来回应《采石月赠功甫》的。